欧元区(eurozone,或euro zone,正式称呼为euro area, EA)作为欧盟的货币联盟,即欧元区,于1999年创立,是采用以欧元为共同货币和惟一法币的17个欧盟成员国组成的经济和货币联盟。
美国通过多种形式向市场注资,开动印钞机器,其负面影响也将逐渐显现。但是笔者认为美元本位制短期内仍难以撼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制度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美国为了刺激经济和解决金融困境,往往会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美元的供给不断增加,美元币值有不断下降趋势。但从长期看,决定美元信誉的主要因素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实力、美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地位、美国的对外清偿力等。一是目前找不到一种合适货币替代美元。由于美联储不断创新金融工具,向市场大量提供流动性,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迅速膨胀,最近已达到2.29万亿美元左右,美联储信用扩张在迅速上升。
因此我国可以通过与一些相关国家商讨和签订人民币在这些国家境内使用及储备、两国边境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投资可以直接用人民币等,承诺对这些国家可以按照银行间外汇市场汇率把人民币资产兑换成国际货币美元或欧元。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尽管美元放弃了双挂钩,主要国家进入了浮动汇率时代,但是美元仍然发挥着世界货币的功能。他们应用LSTVAR模型分析发现,低增长状态下,信贷正负冲击的产出效应和利率正负冲击的价格效应都具有显著非对称性。
13 沈沛龙、申毅刚:《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规则具有明显的区制转移特征,不同区制反映了利率对通胀和实际产出的不同政策反应关系。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勇和陈雨露认为,由于现有农村市场中的存量金融机构无力破解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难题,政策当局希望通过组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这一增量培育方式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关于金融领域研究的新进展,除了关注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外,还侧重研究了农村金融和碳金融的理论发展。
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走势相对独立。这些研究分析了商业性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机构、其他金融中介等农村金融体系不同主体,探讨了如何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信用风险,让资金得到有效、安全地使用,同时实现消除贫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公平性目标。
3 彭方平、连玉君:《我国货币政策的成本效应》,《管理世界》,2010年第12期。11南开大学的刘纯彬和桑铁柱,通过构建国家放松农村金融管制的效用函数,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放松管制的动力机制。21 王遥、刘倩:《碳金融市场:全球形势、发展前景及中国战略》,《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第9期。在正向冲击方面,货币和信贷的产出效应以及利率和信贷的价格效应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具有显著非对称性。
18同济大学的叶耀明和张锡锋,通过对碳减排需求、碳减排供给、碳减排潜力等问题的考察,分析了我国碳金融交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从提高我国在碳金融交易中的定价能力、提升我国碳交易服务机构的综合能力、加速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的国际化等方面推进我国碳金融交易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而且,低增长状态下,信贷的产出扩张效应和货币、信贷的价格扩张效应较强。6上海交通大学的张普和吴冲锋建立考虑现金红利条件下的股票波动性价值模型,指出独立于流动性价值,波动仍是股票价格及收益的可能影响因素,且波动性价值的取值可正可负。12山西财经大学的沈沛龙和申毅刚认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创新已经过渡到制度创新阶段。
辽宁大学的周健认为,碳金融逐渐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先机的关键。第三,分位数回归显示出美股收盘收益率对上证开盘收益率的影响呈现U型曲线,在极端条件下美股变动对中国股市的冲击更显著。
货币政策的成本效应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经济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效应比经济过热时期更显著。19 叶耀明、张锡锋:《我国碳金融交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上海金融》,2010年第7期。
在QDII实施之后,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开盘价和收盘价均有显著的引导作用,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波动溢出呈现不断增强之势。2 郑挺国、刘金全:《区制转移形式的泰勒规则及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应用》,《经济研究》,2010年第3期。19南京大学的杨波、肖苏原和田慕昕基于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理论背景,探究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宏观意义以及微观作用,并对我国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产品设计与制度创新提出具体建议。发展碳金融也有助于我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有利于经济结构加快调整。高增长状态下,货币的产出紧缩效应和货币、信贷的价格紧缩效应较强。因此,虽然货币政策的现时变化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不会直接反映在下游居民消费价格的变化上,但却可以通过影响上游价格进而传导到下游价格。
14 游江、范梁:《农村金融竞争程度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基于县域金融调查样本》,《财经科学》2010年第4期。传谣和辟谣显著增加了涉谣股票的关注度,导致涉谣股票的交易活跃度和流动性出现了短暂的显著提升。
并对碳金融的界定、碳金融工具、碳金融与金融业和相关政策支持等研究观点进行综述。4 张成思:《长期均衡、价格倒逼与货币驱动——我国上中下游价格传导机制研究》,《经济研究》,2010年第6期。
第二,在价格和波动溢出方面,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引导作用很弱。中央财经大学的王立勇和吉林大学的张代强、刘文革对开放条件下的VAR模型进行非线性检验后发现,我国货币政策具有非线性特征。
他们从典型实证及相关金融指标分析两方面研究了中国是否存在农村金融抑制,金融竞争的程度如何,是否需要重新改革农村金融服务政策体系等问题。13西南财经大学的游江和范梁认为,在反映农村金融市场基本特征的各种因素中,从客观上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就是农村金融竞争程度。第二,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村企业数量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虽然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比较符合农村经济的要素禀赋,但金融机构和政府政策可能并不偏好中小企业,而是更偏向大型企业。5西南财经大学的赵静梅、何欣和西南交通大学的吴风云对中国股市谣言对股价的冲击进行究,研究发现:传谣对股市造成了显著的异常冲击。
11 马九杰、刘海英、温铁军:《农村信贷约束与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中国农村金融》,2010年第2期。1吉林大学的郑挺国和刘金全认为,传统泰勒规则的线性设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宏观经济背景和政策作用时间不同,货币政策规则可能是一种非线性系统。
南京大学的张兵和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范致镇和李心丹从经济基础假说和市场传染假说理论层面分析了股票市场联动的传导机制,并以2001年12月12日到2009年1月23日上证指数与道琼斯指数的日交易数据为样本,分阶段检验了中美股市的联动特征。随着转轨经济的完成,国家效用函数会从租金偏好转为效率偏好,这会带来进一步的放松管制,以提升农村金融效率
四、未来世界资本主义危机的发展全球公共债务危机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世界资本主义危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过去,对外掠夺是发达资本主义缓和内部矛盾的主要手段,这些手段包括资本输出、基于垂直分工的全球生产体系、伪装的超国家治理、货币战争、石油战争、军火输出、武装掠夺等。
根据凯恩斯理论,借助于国债,财政赤字具有调节需求,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的作用,对高通胀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概而言之,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上,微观层次上企业治理结构强化,劳动关系再度恶化,中观层次上技术创新、大规模投资、金融性重组成为战略发展方向,宏观层次上产业——金融——国家架构下的利益关联机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宏观干预机制。五、全球公共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根据中国审计署的公告,2010年底,中央政府负债规模11.7万亿,地方政府负债规模10.7万亿,公共债务总规模约为22.4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56.3%。随着政府角色的转变,资本主义市场运行模式不再是传统的看不见的手指挥各个理性经济人参与市场竞争,而是从传统的宏—微观结构转向产业——金融——国家架构,市场运行机制将由传统的价格机制转向利益关联机制的政府干预机制。
资本主义将离不开公共债务,越是危机,越是离不开公共债务,反过来,公共债务又将加剧资本主义危机,未来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是主权债务,未来资本主义危机将越来越多地与公共债务联系一起,商品市场危机——金融市场危机——公共债务(市场)危机呈现交互发展的趋势。三是在虚拟经济中寻求利润机会,最终将企业导向金融化的发展道路,资本增值模式从G—W—G转变为G—G,房地产和金融结合在一起成为房地产金融,股市中概念五彩缤纷。
但是,从较深层次的分析来看,发达国家经济体系的公共债务危机也与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竞争加剧有关。在面临巨大公共债务压力的情况下,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求援以缓解当前的还债压力,但巨额债务下的以债养债,不仅导致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政府信用下降,而且由于吸纳了过多的私人部门资金,产生挤出效应,降低了私人部门的总需求,抑制实体经济的长期发展,从而埋下更深的危机隐患。
在居民收入增长停止和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情况下,只有债务才能维持消费需求水平。但是,政府干预程度和相应的赤字规模以及公共债务规模应保持在什么样的合理水平上?已经不是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所能解释和预测的了。
上一篇:联通在线上海公司入选“上海市互联网综合实力前五十家企业”
下一篇:我院第八次党代会胜利召开